[db:作者] 发表于 2025-10-4 18:09

【改革进行时】团泊洼的夏天(五):一种生活和“大健康”下的宜居愿景


改革鼓点激荡,时代浪潮奔涌。昔年郭小川诗中“静静的”团泊洼,今已化作夏日里拔节生长的产业热土。诗人曾经吟咏的秋日静美,正被大健康时代的万千气象重新定义——碧波荡漾处,医学堡垒巍然矗立;铁轨蜿蜒间,银龙穿梭贯通城野;科创园圃里,智慧动能澎湃涌动。
这里不再是低洼之地,而是以尖端医疗、产学研融合筑起的健康高地。团泊湖的每一道涟漪,皆为改革谱写韵脚;每一寸土地,皆因创新焕发生机。这个夏天,循着这座新城的崛起之路,记者进行了数十天的蹲点调研,聆听并讲述改革进行时在这方土地上最激昂的脉搏……

“今年是我们承办团泊湖半程马拉松的第二年,赛事已于9月21日在团泊湖畔鸣枪开跑。相比去年的6000人报名参加,今年的赛事规模达到10000人,翻了近一倍。这其中很多人被团泊湖周边的美景和清新的空气吸引而来,这就是好环境的魅力。”团泊湖之春(天津)体育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郑宏彬说。
近年来,“银发经济”“全民健康”等词汇越来越高频地出现在人们的关注点中,也成为“大健康”概念不可或缺的一环。它们成为热词的底层逻辑,来自人们对一片居住区域的基本判断——我们所生活的环境,当下和未来是否宜居?
围绕“宜居”二字,静海团泊正在进行一场“接力合战”。
医养结合这条路上
他直言“互相成就”

6月中旬,天津一名搞环境绿化工程的知名博主,无意间路过团泊的一个小区,第一眼就被这里打动:“如果说它是南方的某个高档小区,我觉得很多人都会相信,实际它是团泊一个刚建完的小区,这里的绿化和水池过渡得特别自然,模拟成自然地形,把建筑的美和自然植物的美融合在一起了。”
环境与发展如何平衡这件事,团泊曾经也走过弯路。几年前,临团泊湖建设的部分别墅,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而被拆除。而如今,人与自然和谐相处,产业与生活相得益彰的发展理念,在当下的团泊已经深入人心。
宜居,是“大健康”背后更深层的人文关怀和终极目标。现在,这一目标在团泊愈发成为现实。
医养结合和银发经济这条路上,成果俯拾可见。位于天津健康产业园国际合作示范区的康宁津园,是天津康养集团旗下的国有新型养老社区。2015年8月开园时,这里曾是天津规模最大的养老社区。整整十年过去,康宁津园作为团泊养老产业和银发经济的代表,正为这片区域持续提供着高质量的养老服务。

康宁津园
“团泊健康城的定位是发展大健康产业,这对康宁津园是个重要机遇。最近几年,利用区域内的政策支持、产业配套,我们康宁津园加强了与区域内相关企业的合作,提升综合竞争力。”天津市健康养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、天津津旅泊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凯说。
王凯表示,康宁津园与静海区共建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基地,为团泊当地带来了丰富的本地劳动力就业,迄今已累计培训护理员5000余人。由于起步时间较早,如今很多从康宁津园走出去的员工,已成为天津很多养老机构的中坚力量。
静海团泊如今集聚的大健康“医、教、研、产、才”资源,正让康宁津园这座运营成熟的养老院焕发新活力。走进康宁津园的老年课堂,课程表上的太极班、瑜伽班、舞蹈班等多个课程都标注了“外请教师”字样——这其中,有不少老师来自距离康宁津园不远处的天津体育学院。

康宁津园的太极课
此外,康宁津园联合天津体育学院、天津体创奥体健康管理有限公司,共同建设老年人运动康复科研基地。通过身体机能评测、运动能力评测、运动训练、慢痛评估及本体感觉训练、健步走和太极拳的运动干预等项目,开展针对“预防老人跌倒”“老人健康运动、康复”等为主题的系列活动。距离上的拉近,让这些合作日益密切。
像康宁津园这种成熟的养老业态,提升了团泊这片区域的吸引力。去年,从事医疗康复的德国菲兹曼医用电子公司在团泊设立了天津分公司。该公司副总经理潘秋表示,他们结合现实的养老需求与康宁津园展开合作,在数字化的体能和康复运动评估和训练系统等领域实现协作。

康宁津园
“很多企业在选择落地区域时,会考虑到地区是否宜居,其中养老配套是否完备就是很重要的一环。”王凯说,“在团泊这片区域内,我们能够联合的资源越来越多,也给越来越多的本地人员提供了就业和养老服务,这是一种互相成就。”
体育产业:为宜居而书写的“注脚”

医养结合和银发经济的背后,则写着一个区域对“宜居”二字的庄重承诺。同样为“宜居”写下注脚的,还有另一个大健康的分支——体育产业。
团泊湖之春(天津)体育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是2024、2025年天津团泊湖半程马拉松的赛事承办方。董事长郑宏彬表示,在国内马拉松赛事互相“卷”的当下,团泊湖半程马拉松吸引各路跑者的最大优势,就是有“天津之肺”美誉的团泊湖湿地所营造的赛事环境,以及这里能够位居天津前列的优越空气质量。很多跑者一边奔跑,一边呼吸着团泊湖上空的微风,将沿途美景尽收眼底。

2024天津团泊湖半程马拉松
“像马拉松这样的赛事,既有专业跑者,也有众多大众爱好者,兼具职业体育和大众体育的属性,这与团泊地区发展大健康的理念不谋而合。”郑宏彬表示,在跑者交流群里,很多来自京津冀地区的跑者在领略团泊湖周边美景后,会带着家人、朋友,再次来到这里旅游休闲。
今时今日,51平方公里的团泊湖形成了独立生态系统,鸟类从100余种增至200余种,负氧离子浓度常年保持在2000个/cm³以上,根据国家旅游监测中心数据显示,团泊湖空气质量符合国家A级旅游景区标准,更达到了国家一级自然风景区的苛刻标准,是天津最生态宜居的区域之一。在这种环境的映衬下,团泊湖半程马拉松赛、环团泊湖自行车赛等赛事具备了天然的吸引力。
一度闲置的天津国际网球中心和团泊足球场,也在今年频频传出好消息。6月15日,“团泊健康城杯”天津市青少年网球U系列赛暨京津冀青少年网球邀请赛在天津国际网球中心落幕。这项赛事不仅覆盖了天津及周边地区,更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青少年网球好手加入争夺。值得一提的是,这项赛事也是天津国际网球中心这座曾经承办WTA天津公开赛的地标场馆再次焕发生机。

团泊足球场
团泊足球场还开展了第二届团泊健康杯足球邀请赛,这座曾作为天津泰达队中超联赛主场比赛地的专业足球场,未来将探讨研究引进足球赛事、开展演出、体育培训等多种可能性。
还有天津团泊体育中心——这里曾承办2013年第六届东亚运动会、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、2019年全国第十届残运会暨第七届特奥会等国内外大型综合体育赛事,以及自行车、射击、射箭、田径、棒球、小轮车等单项国内外赛事。
在这片天津最大的体育场馆群,设有天津市排球运动管理中心、篮球运动管理中心、小球运动管理中心、举摔柔运动管理中心、田径运动管理中心等多个天津市体育局直属机构。如今,天津多支运动队常年在中心内各体育场馆训练,备战全运会、亚运会、奥运会等各类赛事。
记者手记

协和血液病医院团泊院区的专家诊室内,患者眼中重燃希望;一条团泊大道两侧,中西医“双航母”在此并航;从实验室到生产线,呵护全生命周期的产业链破土而生;轨道银龙穿梭间,是小城生活的众生相;养老机构的静谧与马拉松跑者的热情中,名为宜居的庄严承诺正在回响……
一座团泊健康城的改革路径,一幅“小城样本”的未来图景,书写在这片土地上一桩桩生动故事间,回荡在此起彼伏的建设号角激起的涟漪中。
伴着层层涟漪而生的,是协和市集里,烟火蒸腾处的人间冷暖;是双窑村的民宿小院里,外地牌照的车辆载着长期康复的家庭悄然停驻;是现代中医药海河实验室中,愈发高效、准确地制备着样本的“团泊二号”;是天津医科大学新校区施工正忙,读书声即将回荡;是协和留创园内的灯火通明所映照出一场梧桐栖凤;是津静线的钢轨流淌向远方所形成的银色纽带;是湖光深处半程马拉松跑者的矫健身姿;是时隔多年在网球中心重新响起击球瞬间的清脆响声。
蝉鸣蛙声依旧,产业新城奔涌。团泊洼的夏天,“静”海之上,掀起健康浪潮。
记者|侯沐伟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【改革进行时】团泊洼的夏天(五):一种生活和“大健康”下的宜居愿景